作者:杨柳君
企业内部沟通不畅是个常见的问题。
市场上随之便产生了很多沟通培训的课程,几乎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讲管理类课程的培训讲师,基本上都讲沟通课。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解决“沟通”困惑的需求之大。
企业内部,遇到与某些同事沟通不畅了,或者部门之间协调不利了,管理者们马上想到的是提升大家的“沟通技巧”,请培训讲师给大家培训培训沟通的技巧。
目前绝大多数讲师的沟通课程也确是投客户之所好,以“适应”市场,他们几乎都是在课程中分享各类不同的沟通技巧。
企业也的确只想更多的掌握,怎么有技巧的表达,说话时怎么用词,说话时要用什么样的语调,与上司沟通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等。
总之,他们想要探讨的都是关于沟通技巧的话题。
他们认为组织内部沟通不畅,原因是大家的“技巧”掌握的不够,“技巧”运用的不熟练。
当然,我不是说沟通技巧不重要,只是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重要。
一来二去企业里沟通课程是上了不少,也为此花费不菲,大家也都看起来掌握了不少说话的技巧、听话的技巧,表达不同意见的技巧等等,但颇让管理者困惑的是每每遇到实际工作问题时,大家仍然第一时间把这些所谓的“技巧”抛到脑后。
当然这样的结果表现为组织内部沟通仍然不畅。
我们该反思一下,企业内部沟通不畅是因为大家的沟通技巧掌握的不够多吗?掌握的不够娴熟吗?
对此,德鲁克告诉我们,“‘良好的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要有良好的沟通,前提是先建立良好的共识和共同的语言,而这正是一般企业所缺乏的。”
团队成员之间都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对问题都没达成共识,彼此也没什么共同语言,仅仅只是因为“利益”而坐下来沟通,那你认为,当事人掌握再多的沟通技巧,能解决问题吗?他们之间能“沟”得“通”吗?沟通中遇到障碍时,有人愿意妥协吗?他们在沟通中追求双赢吗?还是各自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利,毫不让步呢?
价值观一致的人,建立了良好共识的人,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人,他们之间其实是不需要什么沟通技巧的。
哪怕说话间言词直白了点,哪怕说的话不够婉转,哪怕说话时表情有点僵硬,都丝毫不会影响沟通的品质,影响最后双方达成共识。
有一句话说的好,“学相同,思相近;思相近,言相和;言相和,行相辅;行相辅,力共振”。
想要团队成员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重点不在掌握了多少沟通的技巧,知道如何察言观色,是否能揣摩他人的心思,这些都是达成良好沟通的皮毛之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必定建立在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共识,和拥有共同的语言之上。
也只有建立在这些一致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会产生真正的、深度的和谐。
同理,家人之间如果沟通不好,也常常不是谁的沟通技巧好一点,谁的沟通技巧不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双方是否拥有一致的价值观,是否拥有共同的语言。
往往,沟通的最高境界是无言,是沉默与无言的那份心灵默契。
企业里,团队成员之间的无缝配合要的就是这个默契。
沟通不畅,解决之道常不在技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SA 4.0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51T8博客!
职场无朋友,职场处处是陷阱_不要轻易向人敞开心扉
« 上一篇
2017-05-19
情侣之间相处久了,为什么感情会越来越淡漠?
下一篇 »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