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是一种大智慧。国人都喜欢侃大山,闲暇时节,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聊一聊国家大事,体育新闻,明星八卦,不失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好方式。但侃着侃着就争起来了,起因是,必然有个人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企图纠正一下,结果对方不服气,于是产生了争论。多数情况下,这种争论并不是谁的观点对与错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各人的面子问题。因为谁承认自己错了谁就很没面子,就得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如果再有某个人加入进去,情况会更加复杂,争论会更加白热化。这就是看破再说破造成的后果。有关看破又说破的情况,历史上有血的教训!三国时的杨修就是明显的例子。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操与诸葛亮对阵定军山,当时杨修是曹操帐下主簿,战事不利,曹操动了退军的念头。曹操用餐,恰巧厨师端上来一碗鸡汤,曹操看到碗里有个鸡肋,心里有感。这时部将夏侯惇进来,问晚上用什么口令,曹操顺口说,鸡肋。夜里曹操睡不着,起来巡视军营,发现众人都在收拾行装。曹操大惊,急问这是谁的命令,众人都说,这是杨主簿从曹公口令里悟出来的。曹操急招杨修问之。杨修说,以今夜的口令来看,鸡肋,吃没有肉,扔了又可惜,现在进攻又打不胜,退兵又怕人笑话,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好处了,不如赶快回去,不几天主公必然退兵。因为怕临行前慌乱,所以提前准备一下。曹操听了大怒说,你怎么敢乱我军心,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杀了。而当杨修刚说完,还蒙在鼓里的夏侯惇还没忘了拍马屁,竟然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意思是说,你真是魏王肚里的虫。嘱不知杨修已大锅临头。其实杨修与曹操早就结下了梁子,如某一天外地送来一盒酥,曹操顺手在盒子上写上一盒酥,杨修马上招呼大家都来吃。曹操问为什么,杨修说,这是曹公让吃的,曹操说什么意思?杨修说你看一盒酥就是一人一口酥。曹操听了笑了笑,表面上说,你真聪明,心里其实一肚子火。这件事不妨分析一下,你看曹操按周瑜的说法,明为汉相实为汉賊,又加上周瑜听说曹操还惦记着他的老婆,恨的的咬牙切齿,指着北方说到,老贼我和你势不两 立!曹操面对的形势是,外面各路豪杰都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讨伐他,内部一帮汉室老臣,静等机会企图一举除掉他,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压力很大。他老人家也想释放释放。于是相当于出了个谜语,如果众人都猜不出来,这时候曹操就会不慌不忙地说,这还猜不出来啊!是一人一口酥。然后众人怀着无限崇敬的神色,一起拜倒,口呼,丞相真乃天人也,我等不如。这样曹操小小的虚荣心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压力也就获得了释放。但不巧被你这小子说破了,曹操能不火吗?还有几次也是这个杨修,曹丞相出了谜语也是他搅了丞相的好局。其实曹操早就想杀杨修,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回机会终于来了。其实同样与杨修站在那里的一帮文武百官,里面很可能也有人猜出来了,只是人家不说破而已。偏偏你这个杨修逞能。再看司马懿同样当过曹操的主簿,聪明程度应该远胜杨修,但司马懿看破不说破,能忍,最终夺取了曹家天下。逞个能,让别人赞美几句,以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心理上获得满足,是人性的弱点,是职场上的忌讳。再看职场上。领导召集一帮干部讨论个方案,众人各抒己见,方案形成了,忽然你说你有更好的办法,这就得罪了众人,犯了忌讳,因为很明显众人包括领导都还不如你,你的办法成功的几率不大。如果你非要再找更大的领导汇报你的方案。这个更大的领导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推翻会议讨论的方案的,因为那样就会得罪了众人,今后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啊,总不能靠你一个人打天下吧!写到这里俺心里有点泛酸,因为想当年,俺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青年,自认为有点小聪明,很可能得罪了不少人,造成职场之路的艰难。现在想起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会下找主持会议的领导,沟通一下,让这个主持会议的领导采纳这个方案,但他肯定会说是他提出的方案,这样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侵犯了知识产权。但换个角度看,这样做是为你职场铺路,路铺长了铺宽了,还愁升不起来吗!但明白这个道理,黄瓜菜都凉了!所以看破是智慧,不说破才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