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家都活的很辛苦,因为我们用一生一半的时间看别人怎样活,用一生另一半的时间活给别人看。至于我们自己该怎样活,没想过。”
我得说,能干自己喜欢的事,真的是挺幸福的。
还记得《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篇吗?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的。
我一直觉得,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和认知深度。今天整理了一些思维方式希望可以给大家启发
一、多学科思维
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认为:
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仅用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只会得到一个狭隘的结果。
就好像美国的那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当然,很多时候这样的思考方式更有助于我们快速解决某一问题。)
在《穷查理宝典》中,作者分析一个商业问题经常用到的学科思维有: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微观经济学(不一一介绍)。我们在思考分析问题时,也要全面、多学科地分析问题,以免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
二、系统思维
牛人都注重关系分析,而不是元素分析。一个事物,既是它内部元素的关系集合,又是它所在的更大系统的组成元素。
系统化思考,就是要认清这两个维度的关系。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
三、杠杆思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很多人喜欢用阿基米德这句名言来描述杠杆效应。而在牛人的眼中,杠杆不止可以撬动地球,所有的信息、物质和能量都是可以用杠杆来撬动的。
比如
▽
财富投资中的房产投资,就是很简单的杠杆效应,只要付30%的首付杠杆就可以撬动100%的房产,甚至流行过利用规则实现0首付的方式,最终获得资产的增值。
各种商业模式的很多核心就在于杠杆的运用,比如小米,虽然雷军一直强调互联网思维,但是100亿的估值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杠杆。
巴菲特强调看不懂科技行业,也是因为这个行业所拥有的巨大杠杆,一堆神奇的企业,市盈率高达100以上。
四、绝情思维
即培养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强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世上,总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虚弱的自尊心,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感很低的表现。
我们平常生活中显摆,奢侈消费,经不起诱惑,浅尝辄止,这些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他的价值认同感完全来自内部,比如李嘉诚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偷学,排除了一切干扰,内心价值感很强,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他们认为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未来的自己。
这一类人,深刻学会了世界的运行规则,反而能够做到自律,独立思考,和很强的目标感。
五、进步思维
由美国人NoelTichy提出的理论,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
舒适区: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恐慌区:超出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里,作者提出:我们为什么不进步,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处在“舒适区”看待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尊上的认可。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六、批判性思维
今年以来,阅读心理学类书籍,对这个思维方式印象较深。从决策管理学上判定,对的和错的都有可能是对的。对和错,有时只是立场不同。
我们看待一件事物,往往不是先看见,再去定义,而是先定义后再去看见。由于我们思维上的漏洞,我们受媒体和外界的干扰产生了太多的偏见。
客观认识事物,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学会提问》和《穷查理宝典》两本书里,提出了很多经典的谬论和偏见,对我们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帮助很大。
七、对隐藏世界的洞察思维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
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大头的部分通常被掩盖了。
要学会培养对隐藏世界的洞察能力,例如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看到一些文章的表面,而牛人们会先在“作者模式”中去思考问题:写作的背景、动机、手段、策略等,一旦熟练掌握这种技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政治人际”思维
我们时常都患有社交恐惧症,除了和自己知根知底的朋友能吐露心声外,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怯怯懦懦。
其实,我们人人都处于政治的网络中。谈话的内容往往是其次的,人群中的政治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人人都需要戴着一副面具,谈话的仪式大于实质作用。
语言是确立政治关系的一种工具,我们求人的时候是一种政治关系,父子之间的谈话是一种政治关系,男女之间的亲疏程度也是一种政治关系。
九、人际关系中
“期望值管理”思维
在人际关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地痞流氓,突然干一件好事,则会迅速建立好的印象。而有些同志,平时表现极度优秀,大招尽出,领导要求反而越来越高,突然有一次满足不了领导,则负面评价随之而起。这就是心理学中的“不胜任陷阱”。
在感情上也是一样,好男人平时形象完美,突然犯一次错误,就遗臭万年(演艺圈某波),有些渣男突然干一两件改善形象的事,就好评如潮。
这要求我们平时做的,就是要学会憋大招,适度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关键时候出手。
十、阈值自控思维
阈值,即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举个栗子,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欲念的触发值就很低,大街上看到女人穿旗袍,就能想入非非,而当今网络时代,岛国教育片泛滥,打开电脑满屏幕的生殖器官,大家都觉得没有意思。其实就是,我们对生理欲望的阈值提高的缘故。
又比如,好多单身女性,沉溺于韩国偶像剧不能自拔,时间长了,大脑潜意识的择偶标准就提高了,到最后孤独到老,还在苦苦追求颜值高智商高还会照顾人的长腿欧巴。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禁欲,自控和自律。
我从牛人身上偷偷学到的10种思维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SA 4.0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51T8博客!
女人为什么喜欢花心的男人?
« 上一篇
2017-11-09
知足常乐是一种大智慧!
下一篇 »
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