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对于知足常乐和不知足常乐的看法和观点,比比皆是,人们各持己见,褒贬不一。
一、知足者一时。作为常人来说,在某个阶段和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成就或者达到自己的某种愿望,值得庆贺和欣慰,感到快乐和拥有满足感无可厚非,基于这种成功而体会到幸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种快乐,在一定时段内,能给我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回味和期待。乐观的心态,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始终以微笑应对;健康的身心,能让我们享受人生的幸福;愉悦的情绪,使我们信心倍增而憧憬未来,而满足拥有的一切。面对名利和身外之物,我们不必计较太甚而工于心计、劳心费神,随遇而安、泰然处之不失为一种好的处世之道。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田园,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享受到的是身心的极大自由,满足的是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焉能用“消极避世”评判得了?台湾林清玄给友人题字时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就给你写个“常想一二”快乐事吧。因此,“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知足常乐,知足者一时,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态度。
二、不知足者一世。对目前一切的不知足、不满足,表明了人生的一种时时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的心态和准确的定位,能引导我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努力奋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从而实现我们的梦想和愿望,也间接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有了遨游蓝天的梦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们渴望黑夜中的明亮,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四大发明,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纵观上下五千年,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个人的不知足,他们对人生深入的思考,对世界不断的探索,对追求美好生活的锲而不舍,才一步步创造了今天的文明和幸福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知足,是一生一世挑战生活的执著追求,是始终如一的人生信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有“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情壮志。只有不知足,才能超越灵魂,只有不知足,才能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只有不知足,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动力和激情,才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不知足者,不断追求中常乐,常乐者,不知足,苦在其中亦乐在其中。不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快乐一世。
三、知足者一时,不知足者一世!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沉迷于成功后的满足而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裹足不前,缺乏前进的动力,只能知足于一时,这不是我们倡导的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待名利,我们应当满足现状,珍惜现有的幸福,淡泊以明志而知足常乐。对于事业和人生,我们应该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而常乐。反之,事事都不满足,什么都不称意,一辈子劳心费神,欲壑难填,也不是我们赞赏的人生态度。事实上,知足和不知足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往往都是由知足到不知足,再由不知足到知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交替存在,无穷尽也。知足是基础,不知足是方向。我们既要知足常乐,又要不知足常乐,二者不可偏废,相互兼顾,相得益彰。知足者一时,不知足者一世。
知足者一时,不知足者一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SA 4.0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51T8博客!
要知足也要不满足
« 上一篇
2017-11-10
追女生不能一味的跪舔:相互尊重才是真爱
下一篇 »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