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爱情中包含金钱上的考量,但是有研究后发现,对另一半的收入偏好问题确实真实存在。女性更偏爱高收入男性,女性对月收入两万的男性访问数,是对月收入低于五千的男性的10倍。
对另一半收入女人更敏感
实验者虚拟了360个(男女各一半)不同收入水平的用户资料,再将这些虚拟资料放在国内某婚恋网站上,通过统计该网站上真实用户对这些虚拟用户的访问量来分析对另一半收入偏好中的性别差异。
研究者对虚拟用户的特征进行了统一设置,男性年龄为27,身高175厘米,女性为25,身高163厘米。其他个人资料统一为学历本科,单身无孩并无房。虚拟用户的星座也一样。最后研究的唯一变量是月收入水平,被划分为六档。2001元-3000元、3001元-5000元、5001元-8000元、8001元-10000元、10001元-20000元以及20001元-50000元,并被随机分配到了60个虚拟账户上。信息是全部公开的,而每个虚拟用户的个人介绍却只会显示开头几行,如果要详细了解的话,需要访问者点开查看。
最后分析了1996条男性访客记录和1820条女性访客记录。结果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虚拟用户收到的男性访问数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男性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表现出同等的兴趣。而对男性虚拟用户收到的访问数进行分析后发现,女性则更偏好高收入男性,且偏好程度随着男性的收入递增。
女人都偏爱高收入男性
具体而言,女性对每月收入20000元以上的男性访问数,是对每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男性的10倍,而且女性对高收入男性的访问次数会随着女性自己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的女性,越偏好收入高的男性。此外,女性更偏好那些比自己收入更高的男性,她们对这一部分男性的访问量成跳跃式增长。
总体来说,男性在择偶时会较少考虑女性的收入水平,而与之相反,收入水平在女性挑选对象过程中则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收入水平的女性都偏爱高收入男性。
婚姻咨询专家庄老师分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在择偶时确实会更关注另一半的收入。这个和男性女性的心理需求、社会分工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国,女性婚后通常要花更多的时间待产、照顾孩子及料理家务,这会让女性减少工作时间,需要牺牲一部分劳动收益,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到一个比自己更高收入的配偶,以弥补婚后因照顾家庭而造成的收入损失。婚前收入越高的女性,婚后因劳动时间减少造成的损失也会越高,因此她们也需要挑一个收入更高的男性来弥补她们的收入损失。
对收入偏好的选择,也反映了一部分孩子家长的心态,过去从苦日子过来的家长,在面对子女择偶时更希望子女在未来少为柴米油盐去操心,对另一半的收入问题自然也更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