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羽毛球比赛时,你注意过这样的镜头吗——裁判抛起一枚硬币,待硬币落入手中后,猜中硬币朝上一面的具有选择先发球或挑场区的权利。因为风向、光线等因素会对比赛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多数会优先考虑挑场区。这种方法在比赛规则里叫做“挑边”或“选边”。
阎王打架 小鬼为难
职场虽然不是体育竞技场,但是“挑边”的事情也时常发生。上司有矛盾、公司有派系、同事有小圈子,面对这些复杂的职场关系,你站在哪一边?你是谁的人?
公司都有正副老总,部门也有正副经理,如果他们正副不和,意见相左,做下属的可就为难了,这种事还真是非常多见,你想躲也难躲开。要是上司只是在一件事情上有分歧,还好办一点,可是,往往这些上司是事事对着干:凡是你拥护的我就反对,凡是你反对的我就拥护。顶头上司的矛盾摆在你面前,你站在哪一边?正职权力大,还是正职说了算的时候多,那就站在正职一边吧。可是,正职岁数大,副职早晚得替代正职,这就是后患啊!那就站在副职一边吧,可是,副职当前处在弱势不说,如果他熬不过正职或者升职到别的部门去了,那不是雪上加霜了吗?
团队变派系
在职场上,所有的公司都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什么是团队合作?就是几个人到几十个人要抱成团,互相配合把工作任务完成好。但是,在一些竞争环境下,搞不好团队就演变成了派系,团队间正常的业务竞争,变成了权力、关系、利益的竞争。本来是工作的团队却变成了围绕着团队领袖个人的小圈子,在正常的工作关系中掺杂进很多私人感情和利益纠葛,因此,有些时候为了派系的利益就放弃原则,要做一些超出底线的事情。如果不去做,就被批评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甚至被骂成团体的叛徒。
家族企业中的血缘派系
家族式的公司常常是形成以家族血缘关系分成的派系,老板这边的亲戚是一派,老派娘的娘家人是一派,相应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自然站队——你是谁的亲戚你就是谁的人。这大概也是家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之一。老板和老板娘关系和睦时,派系不明显,是谁的人也就无所谓。但是如果他们夫妻反目了,那两大阵营马上就会形成对垒之势。你既不是老板也不是老板娘的亲戚,可是家族关系与公司经营纠缠在一起,作为公司员工,如果是普通岗位上的还好,若是在管理岗位上想躲都躲不开。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家族企业,因家族血统而形成的复杂派别关系,完全可以与《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宁二府中贾氏家族与王氏家族媲美。
恩恩怨怨中的亲疏
有的人刚到公司报到就已经被划归为“谁的人”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进公司前就沾上了“人气”。比如你是通过谁的关系进的公司,那大家自然就认为你是谁的人。不要以为你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人们总是会很神奇地得到消息,虽然你一句话还没说,一件事还没做,但你的属性已然天成。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是因为一些夙怨,比如女性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工作中因误会而生的芥蒂,一旦发生派系之争的情况,就因此而绝不与对方为伍,自然就分列两阵,把个人的恩怨延伸到小团体纷争之中。
我就是我
为什么一定要是谁的人呢?我就是我!不行吗?
不靠近任何人,保持中立,这是很多职场青年面对或明或暗的派系时想努力做到的,但确实很难如愿。因为抛开人际关系不说,工作中总会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方案,你不可能没有选择、没有态度。所以,保持中立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不是中立的态度而是独立的人格。
“我就是我”,就是保持人格的独立,不依附于任何人,不争宠献媚,坚持自己的判断标准,支持正确的而不是支持亲近的,不是看人的亲疏、势力的强弱表态。不要以为凡事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的态度就可以做到独立于小圈子或派系之外,圆滑处世并不是独立人格的表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因为人际关系而改变,才能做到“我就是我”。
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谁的人,这才是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职场毕竟不是官场,不论有多少派系,多少小圈子,最终还是要用业绩来说话。任何一个上司都不会忽视掌握关键技术或业务骨干,也不会只依据亲疏关系而安排重要业务、技术岗位上的人选。所以,拥有超强的技术业务能力,不管哪个派系说了算,尽管你谁的人都不是,你都是他们离不开的人。
现实逼迫下的无奈选择
职场的现实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和残酷,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的选边站队问题,并不是仅仅靠坚持“我就是我”就能完美解决的。在很多情况下,你主观上不想做谁的人,但客观上又必须做谁的人,怎么办?
从工作的角度做出选择。在身处一个工作团队的时候,保持与团队的一致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发生了与竞争团队的利益冲突,和大家站在一起也并无不妥。只是要避免超出正常竞争的范围,别把工作竞争变成个人之间的冲突。
向直接领导负责
上司有矛盾,意见常相左,下级很为难。面对这样的难题,最好是听自己直接上司的,而不能“谁官大听谁的”。因为从工作序列来说,你向他汇报,他对你负责(公司签发的任职文件上一般会有明确规定)。即使更高级别的上司怪罪下来,你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顺势而为。如果你因为先天的原因已经被认为属于谁的人了,那就不必再辩白,也没有必要做出任何“我不是谁的人”的姿态。你想想,假如老板是你的二叔,你总不能否认这种亲戚关系,更不能背负家族叛徒的骂名吧。如果介绍你来公司的人恰好与他人有派系之争,你也不能让人说你不懂得知恩图报呀。干脆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吧。
好友关系原则
职场女性很容易在工作中与一部分同事结成好友关系,有的是无话不谈的闺蜜,有的是以时尚、情感或家庭孩子为纽带的朋友。人际关系自有远近,关系好的姐妹站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是说关系好就一定我是你的人,你也是我的人,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衬工作会做得更好。但在遇到需要帮助说话表态时,不和好姐妹站在一起,连对方也会认为你是不够朋友的。
“选边”三忌
忌赌徒心理
在职场存在派系的环境下,谁都想选对边、跟对人,以利于今后自己的发展。可是,职场上派系间的争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眼前根本分不出高下,短期内也见不到胜负。此时,切忌押宝赌一把的赌徒心理。应该从不同角度做一番认真的分析,首先看清怎么做对工作有利;其次哪些人在人品、性格、业务上与自己更契合;最后从自己发展的角度来看谁更能起到助推作用。
忌简单看成败
职场上的派系、小圈子的存在,也是维持职场生态平衡的需要,大家虽然有争斗,但也能长期共生共存,并不是早晚要争个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结果。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成败胜负的眼光来选边站队。说到底,任何公司都需要有真才实学,能独挑一面的强兵能将,不管你是哪帮哪派,能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实力派。
忌当“派头兵”
如果身处有明显的派系和圈子的职场环境,你有倾向性不足为奇,跟人站队也是在所难免。但还是要尽可能地淡化“我是谁的人”这种属性,在任何一个派系或圈子里,工作上都应该做奋勇争先的强将,而在派系争斗中却不要做冲锋陷阵的“派头兵”。如果采取在日常工作中给对方暗中设置障碍、脚下使绊儿这些“阴招”“损招”,早晚自己也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