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源自2200 多年前著名思想家荀子的经典论述,至今传诵不衰。学习之道,在于对知识的积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邓拓曾言:“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过眼烟云’。真正所谓的成就,也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积累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注意和加强知识积累,从中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如果滋生了“积学”的兴趣,就会在工作、学习中处处留心。只有在“留心”的同时注意积累,才能变成扎实、巩固、可靠的学问。
积累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恒心的劳动,是一项需要意志、毅力、信念的劳动。既不能小看积累、懒于积累,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积累的习惯,探索积累的方法,寻觅积累的最优途径,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握于手中。
积累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积累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积累要成系统,支离破碎的积累难成气候;积累要多方面,视野不开阔的积累难以扩大知识广度;积累要重“原材料”,不是“第一手”的资料积累容易以讹传讹;积累要常“清仓”,不剔除过时的资料不利于学习与运用。“愚者积累财富,智者积累知识”,这句阿拉伯谚语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领悟出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