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领证慎字当先
本报讯 记者张建平、通讯员陆卫华报道: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初,一连串的“好日子”,成了新人们办理结婚登记的吉日,很多新人都在“好日子”当天,不惜起早饿着肚子赶上几十里路,到婚姻登记处办理领证手续。“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充满喜气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背后却有着一定的隐忧,新人们需理性看待‘好日子’, 领证也要慎之又慎,毕竟婚姻是终身大事。”1月7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语重心长地说。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市每月的离婚对数不下百对,其中除了部分是中老年人外,有相当一部分是领证不久的年轻“闪婚族”,令人感到遗憾又带着些许讽刺意味的是,有些就是在“好日子”里领证的。
去年9月9日登记结婚的小李与小陈,从恋爱到领证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原本没打算那么快领证的,可看到身边的同学、好友都选择了9月9日登记结婚,便也把登记日提前了,为的是讨个好彩头,“0909天长地久”。可领证才没几个月,他们的婚姻就亮起了红灯。因双方了解还不够,就把结婚证换成了离婚证。
“盲目、冲动、跟风赶日子结婚,最后以离婚收场的人群,以80后为主。”一婚姻登记员摇着头告诉记者,“过去人们把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看得很重,一般不轻易谈到离婚,可现在不同了。”
不过,也不乏一些较为理性的新人。一对在7日领证的新人说,结婚主要基于稳固的感情基础,“好日子”并不能保证婚姻的美满,婚姻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彼此用心呵护、用心培育感情才能度过幸福的一生。
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说,其实扎堆结婚会带来许多弊端,打乱了婚姻登记处正常的工作秩序、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新人心情烦躁等问题不说,还带来了不成熟的“闪婚”现象,为日后婚姻生活设置了不可知的障碍,有的最终走向了离婚。
另外,造成扎堆生育,为将来孩子入学、升学、就业带来阶段性紧张,给社会增加了压力。因此,理性选择结婚登记日子,一方面要靠新人及家庭打破观念,改变从众心理,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正面引导。